什么是递延收益
递延收益(Deferred Revenue)是指企业在当前期间尚未提供商品或服务,但已经收到款项的收益或收入。它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原则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,用于确保收入的确认与实际的经营活动相匹配。递延收益通常包括政府补助、未实现的售后租回收益、会员费、特许权费收入等项目。
递延收益的会计处理如下:
当企业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时,借记“银行存款”等资产类科目,贷记“递延收益”负债类科目。
递延收益的分配方法通常与相关的资产计提折旧或摊销保持一致。例如,如果补助的是固定资产,递延收益也从固定资产开始使用的下个月开始摊销。
递延收益在资产负债表上通常以负债的形式列示,并在未来期间,当相关的商品或服务提供时,递延收益会逐渐确认为收入。
递延收益有助于企业更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,特别是在政府补助和递延所得税资产/负债等情况下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递延收益与应收账款有何区别?
递延收益的确认条件是什么?
如何计算递延收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