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岂是玉颜偏寂寞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岂是玉颜偏寂寞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岂是玉颜偏寂寞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岂是玉颜偏寂寞”出自明代林春泽的《宫词》。

“岂是玉颜偏寂寞”全诗

《宫词》

明代 林春泽

沈香亭北夜炉熏,自拨琵琶向夜分。

岂是玉颜偏寂寞,君王原不识昭君

《宫词》林春泽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诗词:《宫词》

沈香亭北夜炉熏,

自拨琵琶向夜分。

岂是玉颜偏寂寞,

君王原不识昭君。

中文译文:

在沈香亭北,夜晚里炉火熏烤,

我自己弹奏着琵琶,让夜晚分明起来。

岂料是因为美貌而感到孤寂,

君王原本不了解昭君的心情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宫廷中的景象,表达了昭君的心境。

首先,诗人描述了夜晚的场景。他说在沈香亭的北方,夜晚里炉火熏烤,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。

接着,诗人提到自己弹奏琵琶。琵琶是一种古老的乐器,常常被用来表达情感。诗人通过自己的琵琶演奏,将音乐的美妙带入夜晚,创造出一种令人陶醉的氛围。

然后,诗人表达了昭君的心境。他说美貌的昭君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容颜而感到孤寂。这里的“玉颜”可以理解为昭君的美貌。“偏寂寞”表示昭君的孤独和寂寞。昭君作为一个美丽的女性,却在宫廷中感到孤独,这是因为君王并不真正了解她的内心世界。

最后一句“君王原不识昭君”,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不解和惋惜。君王并没有真正理解昭君的心情和孤独,也没有意识到她的存在。这种无法被理解和被认可的孤独感使得昭君更加寂寞。

整首诗词通过对夜晚景象和昭君内心的描写,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孤独的形象。诗人通过琵琶的音乐和夜晚的炉火,将昭君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,同时也反映了宫廷中的冷漠和无知。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,传递了对昭君处境的思考和对孤独的体验。

外贸电商营销